心理教练不得不说明的十组概念(下)

2021-04-16

      心理教练”十组概念的区分,来源于多年来与“后现代三剑客”对话实践的体验和心理教练联盟团队一线实践的经验,也来源于对后现代合作对话、焦点解决、对话理论相关论著的理解,更得益于近年来在贺琳.安德森(Harlene. Anderson),肯尼斯.格根 (Kenneth J. Gergen),安娜·玛格丽特 (Anna Margete),海森.沐恩(Haesun Moon,加拿大),彼得.萨伯(Peter Szabo,瑞士)、吴熙琄(中国台湾)、郭念锋(中科院心理所),张建新(中科院心理所)等前辈身边的学习,谨致诚挚敬意,也算是给前辈们和小伙伴们交的一篇小习作吧!

640.webp (12).jpg



▼▼

心理教练不得不说明的十组概念


      【心理教练是一种全新的沟通形式、思维范式、管理模式、生活方式,她源于古老的智慧,却又有着切合时代的创新,借助于同行们的广泛实践,正在引领助人行业和人际协调的新时尚。

      从心理治疗、心理咨询,走向心理教练,让心理学同行惊喜地感受到了一股清新之风。

      从企业教练、绩效教练,走向心理教练,教练同行惊艳感受到,有了心理教练的高度和深度,教练行业会更有力度。

      心理教练是卓然不同的,因为她兼顾学术、技术和艺术的统一,因为她注重教练意识、教练过程、教练艺术的整合,对于人际沟通、情绪调适、生涯辅导、管理策略正在发挥特定的效果,引领不一样的时尚,开启更多人的活力和潜力。

      为了更加清晰了解心理教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,而且在心理教练的对话中,真正促成当事人发生转变,创造更多的可能性,以下十组概念是特别需要加以区分和说明的。

1、现代与后现代

2、结构与建构

3、解释与解决

4、回答与回应

5、沉思与反思

6、讲话与对话

7、提议与提问

8、指导与引导

9、主人与客人

10、确定与肯定

06

讲话与对话

图片

      尽管我们一开始并不善于在公众面前侃侃而谈,但自从我们长大了,有技巧、有方法了,我们慢慢习惯于在公众面前讲话了,后现代心理专家又要告诉你,这样面对观众和粉丝的侃侃而谈,也许比更不是最有价值的表达方式,准确点说,很多时候是不合时宜的,当今时代自由的、平等的、分享式的对话才是更有价值。

      讲话者往往有一个立场,认为他或她说的内容是非常宝贵的,很重要的,很准确的,对别人很有启发的,自己准备的不容易,得来的很辛苦,就想苦口婆心地与对方分享,期待对方认可、接受、认同,渴望对方如获至宝地眼神,并期待对方因为这个金科玉律而立马改变。这种说法在某个领域是有价值的,比说说解释经典,探讨政治性、法律性、规则性、禁令式话题,需要严肃认真的讲话,毕竟“闯红灯是要罚款的”。然而,一般人际之间、生意之间、职场之间,最适合的并不是侃侃而谈的讲话,而是娓娓道来的对话。一般而言,过于刻板的讲话会压抑创造性,缺少灵活性,减少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,也不容易激活对方的思考。

      戴维.伯姆提到,“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,使得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,并因此在互动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”。平等的自由的分享式的对话,有更多的生成性。在心理教练的对话中,心理教练特别注意通过聆听与提问,回应与反思,让客户在流动的平等对话中不断思考、持久探索、总结提升,最终生成其自己的答案。

07

提议与提问

      别人有困难,向专家寻求帮助,我们为他或她着急,我们迅速提取知识,汲取经验,迅速形成伟大的建议。提建议是我们的长项。当我们提出了,就急切地等待对方改变,因为这是一剂“良药”,医护人员很辛苦,就盼着病人早日康复,神奇治愈。

      “提议”(提建议)的背后往往会有一个建设“你不行,你需要按我说的去做才可能行”,这个假设越来越被年轻的朋友意识到,因为有了这个假设,我们的眼神便有点看不起孩子, 我们的语调有一点傲慢,好像在藐视孩子,我们的语气在苛责并要求孩子。敏感的当事人会说:够了,闭嘴,还是我自己来吧。

       “提问”越来越受吹捧,因为提问行为背后的假设是“我很想支持你,但是不知怎么支持是合适的”,“你一定有很多办法,就是一时半会不容易想出来,我们一起去找找看吧”。如果加上点惊叹的语气,好奇的眼神,充满兴趣的神情,一定会让人不自觉地“醉”了。

“您这么做一定有你重要的理由,能和我分享一下吗?”

“这种情况下,您所能想到的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什么?”

这个想法是怎么来的?”

“假如您真的那么做了,会有什么不同?”

被人当作战场上的英雄来采访,一定是特别奇妙的体验,懂的。

08

指导与引导

      关于指导,作为老师、作为家长、作为高管,在这个开放的时代、互联网时代,我们已经吃尽了苦头,我们曾经绞尽脑汁、苦思冥想、掏心掏肺地,想向年轻人提供几点“完美”的指导意见,哪知95后,00后们,光是看看我们的表情,就开始否定了。继而听到我们的语气,就准备放弃了。因为年轻人获取知识的机会太多太多了,根本不把咱们的这些观点当回事了。指导者往往有那么点自以为是,好为人师,理所当然,指导往往隐藏一些善意的批评,殷切的期待、对完美未来的向往,信奉“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”,确实容易给当事人一定程度的压力。

      在心理教练的对话中,我们会适当引导客户探索和思考,心理教练只是引路人,只是陪伴者,只是个陪着对方一起散步的人,不决策方案,不参与选择,不发表意见,不指手画脚,不固执己见。连各抒己见都很谨慎,发表观点也是保持犹豫性和可商量的余地,前提就是不能因为教练的想法,让当事人没有自己的想法。贺琳安德森说过,最好的做法是,“一个想法邀请另外一个想法,一起生成新的想法”。“邀请”也许是比“引导”更温和的一个词。

09

主人与客人

      中国文化里,一般提倡客随主便,主人也会努力做到宾至如归。然而主人颐指气使的居多,因为终于找到“当家做主”的感觉。主人客人之间,一旦出现反客为主,那就发生大事了。主人说,不要客气,是因为做客人的不好意思不客气。

      主人待客有三种方式;传统的主人,按照自己所以为、所认为的方式照顾客人,完全不顾客人的感受;现代化的主人,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,通过调查研究,根据科学的模型,做一个精致的准备方案;后现代的主人说,我热忱欢迎你们,尊贵的客人,你们想吃什么,想要什么,敬请告知,我尽最大努力配合,现在,你们才是这个房间的主人。

      心理教练对待客户,就是首先以主人的方式,热情欢迎客人,然后就视客户为对话伙伴,邀请客户共同探询:什么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案?我很好奇,您是怎么做到的?一语道破天机,让客户在这一刻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,成为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。

10

确定与肯定

      确定是有意义的,是我们所期待的。领导一旦确定,我们贯彻就行;老师一旦明确答案,我们记下就行;父母明确方向,孩子就不会输在起跑线上。我们一直在理想化地寻找一个终极目的,标准答案,我们一直在等“另一只靴子”。我们总想找到一个理想的道路,然后勇往直前。

      在科技迅猛发达,信息爆炸的今天,发现一切都在变化,一切都好像是不确定的。好好学习,不一定换来所谓好的工作。好的工作机会不一定换来预想的美好幸福的生活。天气预报也只能提供降水概率。在这个世界上能活多久,我们也不知道。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?一直没有太明白,过得却也算可以。有一句话说得好,“确定是相对的,不确定才是绝对的”。

      拥抱不确定性,才是拥抱真正的生活。与其等待确定,不如带着不确定毅然前行。因为不确定能考多少分,因为知道有些小紧张,我们认真准备、积极应考、认真答题,反而带来考场的成功和超水平发挥。因为不确定能否拿冠军,却依然在努力,在坚持。反而有些小兴奋、小新奇,享受着过程,带来了结果。

      然而在不确定的路上,学会肯定,不断肯定自己、肯定他人,是相当宝贵的。只有肯定才能给我们力量,给我们信心和勇气。只要父母对孩子肯定,就能给孩子带来认同和动力,同时让父母也因此充满信心和希望。高管给职员小伙伴肯定,职员受到鼓舞,感受到力量,就愿意往前走,就敢于去尝试。怎么欣赏、怎么赞叹都不嫌多余,只要我们在好奇,我们对人们充满兴趣,我们就能够看到更多人性的光辉。

小程序0.png


来源:公众号:史占彪心理教练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